DB50∕T 1608-2024 槲蕨孢子育苗技术规程(重庆市)
ID: |
7BE8B4FC2CFB4EEC8C00D56143646285 |
文件大小(MB): |
0.18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38 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608—2024,槲蕨孢子育苗技术规程,2024 - 08 - 08 发布2024 - 10 - 08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 1608—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酉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燕琴、胡开治、曹敏、韩蓉蓉、肖忠、唐祥友、杨小玉、张军、蒲盛才、蒋,晓英、吴廷和,DB50/T 1608—2024,1,槲蕨孢子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槲蕨孢子播前准备、播种及管理、壮苗、炼苗、野外培育、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槲蕨孢子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槲蕨科槲蕨属植物,4 播前准备,4.1 孢子采集,槲蕨孢子成熟时,采集带黄色孢子的叶片,置室内通风阴凉处风干,收集孢子后去杂,装入牛皮纸,袋, 4 ℃ 保存备用,4.2 基质准备,将河沙、腐殖土、紫色壤土分别过2 号筛,按体积比1:1:1 混匀。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 消,毒90 min ~ 120 min 后冷却;或用0.2% 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湿,取出置通风处1 h ~ 2 h,4.3 基质装盘,宜选带透明盖的塑料盘(长55 cm、宽25 cm、深6 cm),将基质装盘、压实,基质厚3 cm ~ 5,cm,盘中留2 cm ~ 3 cm 纵向沥水沟,5 播种及管理,DB50/T 1608—2024,2,5.1 播种,将孢子粉按照50 mg/m2 ~ 60 mg/m2 均匀撒播在基质表面,盖上透明盖,置于温度23 ℃ ~,27 ℃、空气湿度80% 以上室内,每天光照(1000 lx ~ 2000 lx)8 h ~ 10 h 至孢子萌发、变绿,5.2 播后管理,孢子萌发后14 d ~ 21 d 长出原叶体,每7 d 喷1 次1/4 MS 营养液,至培育出2 叶~ 3 叶,孢子苗,6 壮苗,将草炭、蛭石、河沙分别过2 号筛,按体积比2:1:2 混匀,按本文件4.2 消毒。将基质装盘、压实,基质厚5 cm ~ 6 cm;每窝栽2 苗~ 3 苗,窝、行距4 cm,喷湿,盖上透明盖。置于温度20 ℃ ~,25 ℃、空气湿度90% 以上室内,每天光照(2000 Lx ~ 2500 Lx)10 h ~ 12 h 。每10 d 喷施1/4 MS,营养液,培养30 d ~ 50 d,7 炼苗,将壮苗置常温下室内通风处,放置7 d ~ 10 d,8 野外培育,8.1 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郁闭度0.4 ~ 0.6,8.2 附着物,宜选有土层的岩壁、硬质树皮的树干或富含有机质的坡地,8.3 移栽,宜2 月~ 5 月或9 月~ 11 月移栽。将带土孢子苗按窝行距4 cm,紧贴在附着物上,8.4 肥水管理,移栽后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定植40 d 后,宜在阴天,每20 d ~ 30 d 用1/4 MS 营养液或,0.1% 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1 次,8.5 病虫害防治,将2 kg 茶粕加水15 L,浸泡2 d ~ 5 d。在虫害高发期,每15 d ~ 20 d 喷施上清液1 次,9 档案管理,所有原始记录存档,保存5 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